新闻中心  >>  养老信息  >> 北京首家政府托底型养老院运营 优先接收失能老人

北京首家政府托底型养老院运营 优先接收失能老人 -凯发网

发布时间:2014-07-07   点击率:686

北京首家政府托底型养老院运营 优先接收失能老人

2014年6月30日  来源:北京晨报

 

北京市首家政府“托底型”养老院——清河敬老院目前开始试运营。敬老院由海淀区民政局投资5600万元建设,以接收海淀区失能老人为主,优先接收海淀区户籍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失能老人、失独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和高龄孤寡老人(探访详情请见今天晨报的《北京社区报告》第2版)。

  去年底北京市政府提出,公办养老院要发挥托底保障作用,重点为“三无”、“五保”、低保、低收入老人和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高龄孤寡老人提供基本的供养、护理服务。这是该政策出台后,北京市首个投入运营的公办养老院。

  清河敬老院有260张床位,入住老人或老人子女须有海淀户籍,入住前要经过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的专业评估,符合条件才能入住,同时根据评估等级享受国家补贴:轻、中度失能低保老人每月可得到1100元补贴,重度失能低保老人每月可得到2000元补贴。“这些补贴费基本都用在日常生活护理上。老人看病走医保,床位是免费的,低保金主要用在吃饭上。”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

  清河敬老院试运营2个月来,已有50多位老人办理入住手续。李杰表示,按政策敬老院80%的床位用于需要国家“托底”的困难老人;剩余的20%床位可接收海淀区其他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根据护理等级程度不同,入住价格在每月2700元至4500元。

  此外,清河敬老院也是本市首家全部实现以购买服务运营的养老院。敬老院只有3名事业编制管理人员。老人的护理、医疗、餐饮、物业、安保等均由专业公司提供服务。今后,敬老院还将为周边社区老人开展日托、小餐桌、慢病监测、专业洗澡等服务,建成清河地区的养老照料中心。

  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本市正在制定《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的意见》、《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今后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都将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政府新建养老机构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海淀区有失能老人2万多人。另一家“托底型”养老院——西三旗养老院将于明年投入运营,床位160张。

分享到:


  本文链接:北京首家政府托底型养老院运营 优先接收失能老人
  新闻中心  >>  养老信息  >> 北京首家政府托底型养老院运营 优先接收失能老人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上一主题:重庆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明年养老医疗机构增至124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