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报告14处提及“养老” 医养结合难点如何解决?
2018年3月15日 来源:杭州日报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副主委、杭州市委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在北京接受杭报记者专访。她呼吁,面对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期盼,应加强对医疗养老结合机构的支持和监管。
为什么要重视医疗养老结合?
罗卫红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医疗”的有11处,提及“养老”的有14处。过去五年,我国政府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安不忘危,兴不忘忧。罗卫红表示更值得赞许的是,我国政府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并明确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然而,罗卫红表示,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医疗”和“养老”作为民生保障关键词经常“结伴出现”,但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仍然还是一个新兴课题,还处于积极探索中。
医养结合实践存在哪些问题?
“据2017年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4063万人,完全失能1000多万人,他们最需要医养结合服务,但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不能接纳,而养老机构有医疗服务功能的只有20%。”医养结合实践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罗卫红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的结果是:有喜也有忧。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有关医养结合的文件,进行了顶层设计。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是其中之一。
罗卫红介绍说,虽然全国各地都在落实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实践中仍存在四大主要问题:一是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二是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三是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难以保障护理需求;四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虽已基本实现基层全覆盖,但从规划布局到运作机制,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
医养结合难点问题如何解决?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罗卫红看来,破除医养结合难点同样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罗卫红建议,首先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国家层面制订医养结合相关标准,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其次是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相关部门要完善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罗卫红注意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要落实护理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她建议加快落实好护理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并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一道,共同构建长期护理的经费保障制度。
罗卫红说,应当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基层医养机构一体化运作。同时,要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双管齐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
罗卫红还希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为一些中度、轻度的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上门服务时,可以按次付给医护人员费用,对困难老人则进行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
“推进医养结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聚焦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创新之举,必由之路。”罗卫红说,要做好评估、奖惩工作,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医养结合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而“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老年人群的满意度有没有得到大幅提高”。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 上一主题:养老机构护理床位有了地方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