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至2035年,长三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一个重要“窗口期” -凯发网

  新闻中心  >>  养老信息  >> 当前至2035年,长三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一个重要“窗口期”

当前至2035年,长三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一个重要“窗口期” -凯发网

发布时间:2018-12-14   点击率:589

2018年12月11  来源:上观新闻

 

谈到人口问题,老龄化无疑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长三角地区有多少老年人呢?他们的养老状况如何?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又会给长三角应对老龄化挑战带来哪些新机遇?

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养老产业合作与发展》系列报告。报告对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趋势,长三角养老事业与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推进长三角养老产业合作发展。报告是在上海社科院举行的第三届上海人口论坛上发布的,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人口问题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与会。本届论坛由上海市人口学会、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共同主办。

当前,长三角有多少老年人?

报告首先给出了一组简明扼要的数据:2015年末,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2114.6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为3976.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7.98%;65岁及以上为2637.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93%;80岁及以上为547.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7%。假定长三角人均期望寿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流动与现在相当,到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老龄化规模和老龄化水平,60岁及以上约4600万人,达到常住人口的21%;2035年预计为7500万人,达到常住人口的33%。

报告认为,全国都在经历人口老龄化过程,但长三角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2010年—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共增加553.87万人,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却增加了722.69万人,是常住人口总量增幅的1.3倍,超过全国1.05倍的增速。总的来说,长三角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报告认为,长三角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一些特点:

第一,低龄老人规模的增长远远超过高龄老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了低龄老人比重提高的特点。

第二,常住人口老龄化与户籍人口老龄化呈现差异,在人口流入省市,常住人口老龄化低于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人口流出省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

第三,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省市间差距较大,上海程度最高增速最快,安徽最低,而江苏浙江较为接近。

第四,人口寿命延长伴随居住方式变化导致纯老家庭和独居老人比例增加,失能半失能比例也在上升。报告还特别提到2010年至2017年间上海老龄人口的一些特点,比如,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化加剧,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上升;老年人观念转变,经济条件向好,社会化养老服务购买能力上升等。

报告认为,未来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在不同时段将呈现出增速不同的特点。比如,“十三五”期间是长三角老年人口的阶段性低速增长阶段,2020年以后老龄化又开始加速增长。而2035年之后长三角地区将进入高龄老人的高速增长阶段,未来需要照护的人口规模大增。基于上述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提出,当前至2035年,长三角人口高龄化增速相对缓慢的特征,为我们应对老龄化高峰期的大量刚性照护服务需求挑战提供了战略准备期,推动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合作与发展正逢其时。在会议研讨中,有不少学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有学者表示,当下社会中关于人口老龄化似乎悲观论普遍,但其中似是而非的观点不少。比如,“未富先老”恐怕就不是一个恰当的表述,相比而言,“未备先老”就更为贴切。换句话说,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重要的是如何准备。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重要的“窗口期”,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切实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此外,还需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即不是老年人多就会有养老产业的发展,而是更多经济条件更好的老年人,才可能会真正带来养老产业的形成。随着“50后”“60后”这批更富裕人群步入老龄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很可能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长三角如何推进养老领域合作发展?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人口转变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时间也最早。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期望寿命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学者表示,某种程度上说,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养老乃至人口问题,除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全国的视角来看,也具有积极的先行意义。而当前在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数量和不断增长的老龄照护需求,长三角如何在养老领域推动合作发展则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长三角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现状怎样呢?对此,报告打出了“高分”:在课题组进行长三角养老发展调研时发现,无论是市场化运作的养老产业,还是政府公益性的养老事业,发展总体都比较好。在养老事业方面,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老年福利、救助制度和各类养老服务都比较完善。在养老产业方面,已经覆盖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吸引了各类资金和各类主体参与,已经进入了品牌化、园区化、项目化运作。

但报告也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扩大和老龄化程度提高,还应当加快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这是因为,从养老需求的实际情况看,政府像现在这样包办近一半的养老供给,未来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在养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要加快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加大养老产业发展力度,分担养老事业的压力,合理界定市场化的养老产业和公益性的养老事业的运作边界。

报告还认为,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与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需要促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业的合作发展,但在此方面目前仍面对不少瓶颈。这包括,养老服务缺乏统一标准,比如,各地对老年人身体的评估标准不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补贴标准也参差不齐;服务管理缺乏信息平台;福利政策缺乏地区衔接;产业促进缺乏省市协调等。有学者则进一步提出,近些年,长三角出现了很多新的养老现象,比如,异地养老、旅游养老、乡村养老,但这些新现象或多或少都面临政策不配套的问题。还有学者举例,居住在江苏昆山花桥的上海老人只能呼叫花桥的救护车送往花桥的医院,上海的救护车是不会来花桥的,花桥的救护车也不会送到上海去,这也给不少老年人带来不便。

报告提出,加快长三角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推动长三角养老领域合作发展,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应当清晰界定和区分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这无疑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需进一步界定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的内涵、分类、统计等。

第二,长三角养老产业合作发展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长三角一体化以及长三角经济相融、地域相连、交通便利、文化趋同的大背景下,养老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发展更加值得重视和推进。如今,不少企业已经在先行探索实践各种不同的商业模式,政府也在迅速跟进,提供配套保障,推动区域合作,加速形成气候,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繁荣发展。比如,有企业已在全国12个核心城市进行了医养社区布局,长三角有三家城市,即上海、苏州、杭州,进入此布局之中。而以智能语音为强项的企业科大讯飞也开始进入养老产业,从智慧养老的角度,作出长三角跨区域投资经营的战略布局。这些新的动态无疑不容忽视。

推进长三角养老合作发展,具体有几个方面的举措:比如,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这包括,在长三角范围内,对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老龄化、纯老家庭及空巢老人等基础数据达成可交换、比较的统计口径,实现人口老龄化基础信息在长三角全域可对接;在服务需求方面,推进老年人生活能力与需求评估标准建设,对照国际通行的老年医疗标准和我国相关规定,三省一市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共同对自理老人、失能老人的等级划分制定统一标准,实现能力等级可评判、服务需求可衡量。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业信息管理平台,打造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基础数据信息平台与养老服务业信息数据库,推动数据对接,在动态掌握区域内老年人口基础数据的同时,实时监控养老供需的工作品质与工作动态。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业合作发展的政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异地结算平台,深化长三角全域养老服务业合作发展中的异地结算、跨区补贴机制,实现医疗保险(门、急诊)异地结算、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服务补贴异地对接等。

分享到:


  本文链接:当前至2035年,长三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一个重要“窗口期”
  新闻中心  >>  养老信息  >> 当前至2035年,长三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一个重要“窗口期”

下一主题:国家卫健委:全国目前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 上一主题:宁夏中医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打通255家医疗机构信息墙
网站地图